Page 61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年第一期
P. 61
张 强, 等: 304不锈钢编码器小轴断裂原因
图3 断口中心部位的SEM 形貌
图4 断口边缘部位的SEM 形貌
表3 断口中心及边缘部位的 EDS分析结果 % 一侧母材有明显长条状硫化物夹杂, 部分长条状夹
质量分数 杂物长度大于500 μ m ; 小轴一侧母材未发现明显有
分析位置
C O Si Cr Mn Fe Ni 害夹杂物。按照 GB / T10561 — 2005 《 钢中非金属
夹杂物含量的测定 标准评级图显微镜检验法》 中的
断口中心 3.04 11.18 0.55 18.01 1.21 58.60 7.40
断口边缘 1.86 7.42 0.36 18.26 1.18 63.46 7.46 A 法进行评定, 连接杆一侧母材夹杂物评级结果为,
A 类夹杂物等级为 2.5 级, B 类夹杂物等级为 0.5
1.5 金相检验
级, C类夹杂物等级为0级, D 类夹杂物等级为0.5
将编码器小轴在断口附近沿纵向切开后, 经磨
级。小轴一侧母材夹杂物的评级结果为, A 类夹杂
抛、 侵蚀后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 其非金属夹
物等级为0.5级, B 类夹杂物等级为0级, C 类夹杂
杂物的微观形貌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 连接杆
物等级为0级, D 类夹杂物等级为0.5级。
图5 编码器小轴非金属夹杂物的微观形貌
按照 GB / T13298 — 2015 《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 氏体+条带状铁素体, 并可见明显的轧制流线, 为较
方法》, 沿编码器小轴断口附近纵向切开后, 经磨抛 差的非等轴状组织; 小轴一侧母材的组织为等轴奥
及10% ( 体积分数) 的草酸溶液电解侵蚀后, 进行金 氏体; 焊缝组织主要为奥氏体+铁素体, 呈枝晶状分
相检验, 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 试样呈明显 布, 焊缝组织正常, 成形良好, 未发现明显的未焊透、
的焊接显微组织特征, 连接杆一侧母材的组织为奥 气孔等焊接缺陷; 热影响区的晶粒尺寸比远离
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