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年第一期
P. 57

高秋然, 等: 轴承渗碳钢滚子支柱孔表面磁痕的产生原因



                                                               非金属夹杂物评级, 结果如表 2 所示; 依据 JB / T
                                                              8881 — 2011对滚子热处理淬回火组织进行评级, 结
                                                               果如表3所示, 可见滚子的原材料和热处理淬回火
                                                               组织均符合标准要求。
                                                              1.4 硬度测试
                                                                   对滚子的渗碳层剖面进行硬度测试, 结果如表
                                                              4所示, 可见表面至58HRC 的距离占总硬化层深

                                                               度的41.1% , 符合技术要求( 不小于40% )。对滚子
                        图4 滚子截面处的显微组织形貌
                                                               的表面和心部进行硬度测试, 结果如表5所示, 可见
                                                               滚子表面和心部的硬度均符合技术要求。
                                              表2 滚子原材料的非金属夹杂物评级结果                                          级
                              A 类                B类                 C类                  D类
                项目                                                                                   DS类
                          细系       粗系        细系       粗系        细系       粗系        细系       粗系
               实测值        1.5      0.5       1.5      0.5       0.5       0        1.0       0.5      1.0
               标准值       ≤2.5      ≤1.5     ≤2.0      ≤1.0      ≤0.5     ≤0.5      ≤1.0     ≤1.0      ≤2.0

                                              表3 滚子热处理淬回火组织的评级结果                                           级
                       项目                 工作表面粗大碳化物                渗层网状碳化物                   表层组织
                      实测值                       1                       1                       2
                      标准值                      1~3                     1~3                    1~3

                                               表4 滚子渗碳层剖面的硬度测试结果                                         HRC
                                                           硬化层深度 / mm
               项目
                       0.32    0.92    1.65    2.10    2.51    3.44    4.31    4.78    5.11    5.62    6.33
              实测值      58.4    58.1    58.1    58.1    57.3    55.2    51.2    50.4    50.2    49.8    48.4
                      表5 滚子表面和心部的硬度测试结果                HRC     陷周围正常断口处主要含有铁、 碳、 镍、 铬等元素。

                  项目             表面              心部
                 实测值         59.2 , 59.2 , 59.3  44.8 , 44.7 , 45.1  2 综合分析
                技术要求            58~63           32~48
                                                                   由上述理化检验分析结果可知: 送检滚子内部
            1.5 低倍组织检验                                         均存在裂纹, 裂纹源位于滚子内径与外径之间的中
                 将金相检验后的试样进行冷加工处理, 然后按                         部位置, 裂纹源为一条长度为3.694mm 的线状缺

            照 GB / T3203 — 2016的要求进行低倍组织检验, 结                  陷。根据缺陷的形貌及化学成分推测, 该线状缺陷

            果如表6所示, 可见试样的低倍组织均符合标准要                            是钢材冶炼过程中形成的针孔状缺陷, 是深层皮下
            求。                                                 气泡造成的, 即发纹。
                         表6 滚子的低倍组织检验结果                  级         发纹是一种原材料缺陷, 是钢中的非金属夹杂
                  项目           一般疏松            锭型疏松            物或气孔在轧制或拉拔过程中, 随金属变形伸长而
                 实测值              1               0            形成的   [ 2-3 ] 。发纹经常出现在棒料或锻件的表面, 一
                 标准值             ≤2.0            ≤2.0
                                                               般为连续或断续的直线, 发纹距表面的深度越大, 尖
            1.6 扫描电镜( SEM ) 及能谱分析                              端曲率半径越小, 材料越容易产生应力集中                  [ 4 ] 。
                 将滚子断口经超声清洗、 烘干后, 用 SEM 进行                         渗碳钢经淬火后, 表面为压应力, 心部为拉应
            观察, 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 裂纹源区有一                          力。滚子心部存在裂纹源, 在淬火瞬间形成了强大

            条内壁疏松的细线状缺陷, 长度为3.694mm , 缺陷                       的拉应力, 导致裂纹源失稳扩展, 发展成内部开裂或
            内物质为颗粒状, 形貌自然; 缺陷外断口呈脆性断                           断裂。滚子开裂面没有穿过渗碳层的原因为: 当内
            裂, 以缺陷为中心向四周扩展。                                    部开裂扩展至渗碳层时, 心部拉应力已经在很大程
                 采用能谱仪对缺陷内及周围物质进行分析, 发                         度上被释放, 裂纹失去了扩展的动力条件; 表面渗碳
            现缺陷内主要含有氧、 铝、 铁、 镍等元素( 见图6 ), 缺                    层呈压应力状态, 阻止了裂纹扩展; 渗碳层硬度和强
                                                                                                         4
                                                                                                          5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