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2年第九期
P. 45

武琪昌, 等: TA1 丝网脉冲微束等离子弧焊工艺


                                                                                                的冷却作用抑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作用与I b
                                                                        的冷却作用开始明显, I b
                                                               制了金属熔化, 使焊点的长轴扩展被削弱; 当I b=


            2.1  宏观观察                                         0.4A , I p=0.83 A 时, 焊 点 形 貌 并 没 有 彻 底 呈 圆
                 从焊接 接 头 处 取 样, 选 择 形 貌 接 近 且 连 续 的            球状, 其原因可能是I p        与I b  相差过大, 虽然I b      可
            8 个焊点进行宏观观察。不同焊接参数下焊点的宏                            以起到冷却的作用, 但冷却的作用有限, 焊点存在

                                                               部分 烧 穿 的 情 况, 这 可 能 与 丝 网 的 不 平 整 性 和
            观形貌如图 3 所示。由图 3 可知: 当I b=0.6A , I p
            =0.74A 时, 焊点形貌主要以椭球状为主, 存在部                       TA1 材料刚性差有关。 TA1 材 料 刚 性 差, 容 易 在

                                                               装配时发生变形, 使装配时紧贴不完全, 接头间存
            分接近圆球状的焊点, 因为I p           与I b  相距较小, 故I b
            起到的冷却作用比较有限, 金属熔化过程持续较久,                           在缝隙, 因此金属熔化时未能实现有效连接, 最终

            使焊 点 的 长 轴 扩 展 更 顺 利; 当 I b =0.5 A , I p =         导致焊点 产 生 一 侧 的 毛 边 烧 断, 一 侧 的 毛 边 结 球

                                                    的加热        的情况。
            0.78A 时, 焊点形貌以圆球状为主, 此时I p














                                               图 3  不同焊接参数下焊点的宏观形貌
            2.2  金相检验                                          和片状两种形式, 一般是因丝网在具有较高                   β  相的
            2.2.1  母材                                          温度区间加热, 并以中等的冷却速率冷却而形成的,
                TA1 丝网母材的显微组织如图 4 所示, 可见母                      此时的 晶 粒 可 以 看 到 明 显 变 得 粗 大, 此 外, 在 图
            材由单一的等轴 α相构成。                                     5a ), 5c ) 中可见焊缝区存在明显的气孔, 产生这一现
                                                               象的原因可能与保护气流量和装配有关, 保护气流
                                                               量不够时容易混入空气, 从而产生气孔, 若装配时紧
                                                               贴不严, 也容易在金属熔化过程中混入气体, 从而产
                                                               生气孔。
                                                                   由图 5d ) ~5f ) 可知: 焊点热影响区的晶粒明显
                                                               更加粗大, 以片状 α相为主, 晶界交错重叠。
                                                              2.3  力学性能测试
                                                              2.3.1  显微硬度测试
                         图 4 TA1 丝网母材的显微组织                         不同焊接参数下焊点的显微硬度测试结果如图
            2.2.2  焊缝中心和热影响区                                  6 所示。由图 6 可知: 不同焊接参数下, 焊点硬度最
                 不同焊接参数下焊点焊缝中心和热影响区的显                          高的部位均为焊缝区, 硬度最低的部位均为热影响
                                                               区靠近母材一侧, 母材区硬度均约为 150 HV 。当

            微组织如图 5 所示。由图 5a ) ~5c ) 可 知: 当 I b=


            0.6A , I p=0.74A 时, 焊缝中心的晶粒呈网篮状分                  I b=0.6A , I p=0.74A 时, 焊点热影响区的最低硬





            布, 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丝的直径较小, 冷却                          度为 134.6HV ; 当I b=0.5A , I p=0.78A 时, 焊点

            速率快, 使得形核位置及晶核数量增多, 进而引起原                          热影响区的最低硬度为 128.7HV ; 当 I b=0.4A ,

                                         晶粒呈针状交 错 分           I p=0.83A 时,焊 点 热 影 响 区 的 最 低 硬 度 为
            始晶界发生破碎, α 相与 α+ β


            布; 当I b=0.5A , I p=0.78A 时, 焊缝中心的晶粒               128.9HV 。焊点热影响区有着明显粗大的晶粒, 所

            呈网篮 状 分 布, 并 且 伴 随 着 晶 粒 的 部 分 长 大; 当              以其硬度比母材区低。从热影响区到焊缝区焊点的
            I b=0.4A , I p=0.83A 时, 焊缝中心的 α 相有针状               硬度逐渐增大, 因为在焊接过程中, 焊缝区发生了 α


                                                                                                         2 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