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2年第四期
P. 52
王春燕, 等: 磨面位置对 20CrMnTiH 钢末端淬透性的影响
在轧制及末端淬透性试验过程中, 合金元素在奥 ( 2 )各检测面中显微组织的不同是导致试样硬
氏体中很难均匀化, 成分的偏析必然导致组织的偏 度差异的直接原因, 而碳及合金元素的均匀性较差
析, 从而在偏析区和非偏析区形成了明暗不同的条带 是硬度差异的根本原因, 要解决此类问题必须实现
组织形貌。各检测面中显微组织的不同是导致试样 钢水窄成分控制, 将淬透性带宽控制在 4 HRC 以
硬度差异的直接原因, 即各检测面中显微组织的均匀 内, 才能提高末端淬透性试验结果的稳定性。
性是决定端淬试样硬度均匀性的主要原因, 而碳元素
参考文献:
及合金元素的均匀性较差是硬度有差异的根本原因。
[ 1 ] 曹燕光, 徐乐, 时捷, 等 .SAE8620H 的淬透性对热 处
理变形的 影 响 [ J ] . 钢 铁 研 究 学 报, 2016 , 28 ( 5 ): 47-
51.
[ 2 ] 王晓英, 颜慧成, 仇 圣 桃 .基 于 微 观 偏 析 模 型 的 Mn-
Cr系齿轮钢淬透性带宽[ J ] .钢铁, 2016 , 51 ( 10 ): 54-
61.
[ 3 ] HWANGBC , SUN D W , KIM S J.Austenitizin g
tem p eratureand hardenabilit y oflow-carbon boron
steels [ J ] .Scri p ta Materialia , 2011 , 64 ( 12 ): 1118-
图 4 20CrMnTiH 钢试样磨面的显微组织
1120.
表 2 20CrMnTiH 钢试样磨面的显微硬度 HV1
[ 4 ] 刘虎林 . 金属材料知识手册[ M ] .长沙: 湖南科学技
位置 显微维氏硬度 平均值
术出版社, 1981.
条带区域 397 , 407 , 390 398 [ 5 ] 云彦青, 陆建民, 张文青, 等 . 钢末端淬透性测定的影
非条带区域 330 , 341 , 343 338 响因素[ J ] . 理化检验( 物理分册), 2009 , 45 ( 9 ): 588-
589.
4 结语及建议 [ 6 ] 杨顺虎, 徐浩, 杨军, 等 . 检测过程对40MnBH 钢末端
淬透性的影响与控制[ J ] . 现代冶金, 2016 , 44 ( 1 ): 10-
( 1 )精确标识磨面位置对于 20CrMnTiH 钢的
13.
末端淬透性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非常关键。建议当两
[ 7 ] 李尧, 成国光, 鲁 金 龙, 等 .20CrMnTi齿 轮 钢 中 TiN
个磨面的硬度差超过5HRC 时, 应在与原来磨面成
析出相对 淬 透 性 的 影 响 [ J ] .钢 铁, 2021 , 56 ( 1 ): 75-
90° 的磨面上重复试验, 如果新的测试面硬度差超过 84.
10HRC , 则应重新取样进行检测。
( 上接第 3 页)
明显的优点, 但也有自身的局限性。虽然推杆式全 427 , 433.
自动冲击试验机的试验效率较低, 但是最低温度可 [ 3 ] 张华伟, 秦小梅, 于宝峰, 等 . 智能机器人全自动冲击
试验系统在夏比摆锤冲击试验中的应用[ J ] .理化检
达-180 ℃ 。该试验机适用于材料的超低温冲击性
能评价; 智能机器人全自动冲击试验机的工作效率 验( 物理分册), 2019 , 55 ( 11 ): 775-778 , 794.
[ 4 ] 张松, 陈长奎, 李剑 峰 .全 自 动 试 验 技 术 助 力 复 工 复
高, 适用于批量大、 温度适中的钢厂和第三方 实验
产彰 显 无 人 值 守 优 势 [ J ] .理 化 检 验 ( 物 理 分 册),
室。笔者在材料研发过程中, 将推杆式全自动冲击
2020 , 56 ( 6 ): 1-5.
试验机与手动式冲击试验机配合使用, 满足了绝大
[ 5 ] 薛侃时, 孙大涌, 王滨, 等 . 提高高锰奥氏体超低温钢
多数低温冲击试验的要求。
低温韧性的方法[ J ] . 机械工程学报, 1998 , 34 ( 6 ): 11-
参考文献: 15 , 22.
[ 6 ] 陈亚魁, 王红鸿, 孟亮, 等 . 超低温高锰钢埋弧焊焊缝
[ 1 ] 桂立丰 . 机械工程材料测试手册 - 力学卷[ M ] .沈阳: 金属微观组织及冲击韧性分析[ J ] .武汉科技大学学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报, 2020 , 43 ( 5 ): 321-325.
[ 2 ] 许鹤君 . 金属材料韧 脆 转 变 温 度 检 测 中 的 一 些 关 键 [ 7 ] 黄维, 张志勤, 高真凤 . 石油及 LNG 储罐用钢现状及
问题[ J ] .理 化 检 验 ( 物 理 分 册), 2017 , 53 ( 6 ): 422- 最新研究进展[ J ] . 上海金属, 2016 , 38 ( 2 ): 74-78.
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