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2年第二期
P. 93

王春燕, 等: 35CrMnSi高强度钢断面收缩率偏低原因


            断口中心的纤维区与左边平台稍有起伏, 外侧为剪                            进行化学 成 分 分 析, 结 果 如 表 1 所 示。 由 表 1 可

            切唇, 没有放射区。                                         知, 试样的化学成分均符合 GB / T3077 — 2015 《 合
            1.2  化学成分分析                                        金结构 钢》 要 求。对 拉 断 后 的 5 个 拉 伸 试 样 中 的
                 从断面 收 缩 率 偏 低 的 30 多 个 拉 伸 试 样 的 未            残余 氢 含 量 进 行 检 测, 得 到 其 质 量 分 数 均 约 为
            变形部分取样, 采用 ARL4460 型直读光谱检测仪                       0.6×10 。
                                                                      -6
                                                   表 1  拉伸试样的化学成分                                          %
                                                                  质量分数
                   项目
                                  C          Si          Mn         Cr          P          S          H
                   标准值         0.32~0.39  1.10~1.40   0.80~1.10  1.10~1.40    ≤0.020     ≤0.020       -
                   实测值         0.32~0.38  1.20~1.26   0.90~0.97  1.22~1.26    ≤0.019     ≤0.008    ≤0.000065

            1.3  金相检验                                          体呈韧性断裂形貌, 韧窝内无夹杂物, 周围是等轴小韧
                 将拉伸试样未变形部分所取试样进行磨平、 粗                         窝, 但断口上含有较多气泡孔洞, 放大可以看到气泡壁
            磨、 细磨和抛光, 用体积分数为 4% 的硝酸酒精溶液                        变形形成的褶皱形貌特征。对颜色与基体不同的区域
            浸蚀处理,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试样横、 纵截面的显                          进行放大观察, 发现近似圆形的“ 鱼眼” 缺陷形貌, 直径
            微组织。拉伸试样纵截面显微组织形貌如图 2 所                            为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 其中心有一夹杂物或者气孔,
            示, 经过两次淬火 + 低温回火后, 材料的显微组织为                        夹杂物的周围为氢脆准解理断裂形貌, 有的“ 鱼眼” 区
            回火马氏体, 由图 2a ) 可知, 显微组织存在不均匀现                      域与周围的韧性断裂基体已经分离。观察冲击试样断
            象。显微组织中有明显的浅色条带, 且浅色区域含                            口, 未发现类似的形貌, 断口呈韧性断裂特征, 但韧窝
            有大量的 A 类夹杂物以及少量的橘黄色夹杂物, 经                          深度较浅且韧窝内无夹杂物。对“ 鱼眼” 2缺陷区中的

            能谱检测, 其成分主要是硫化锰和氮化钛。                               夹杂物进行能谱分析, 结果如图 4所示, 可见夹杂物中
                                                               主要含铝 、 钙 、 硅、 氧等元素, 结合其形貌特征进行综


                                                               合分析, 得到该夹杂物是铝的复合氧化物。
                                                              2  综合分析

                                                                   金相检验结果表明, 经过二次淬火 + 低温回火
                                                               处理后, 基体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纵截面的显微组
                                                               织有轻微的条状偏析, 条带浅色区中有富集的硫化
                                                               锰类夹杂物以及氮化钛类夹杂物, 说明材料存在一
                                                               定程度的显微偏析、 夹杂物及沉淀相等缺陷。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拉伸试样断口纤维区上含
                                                               有较多气泡、 韧窝以及多处近似圆形的“ 鱼眼” 型缺
                                                               陷, 其特征为中心有一暗色的核心, 该核心是夹杂物
                                                               或者气孔, 周围是氢脆准解理特征。在冲击试样断
                                                               口上未观察到此类形貌, 且在试样上也没有发现发
                                                               纹, 这与“ 鱼眼” 氢损伤的特征一致           [ 1-2 ] 。拉伸试样的
                                                               “ 鱼眼” 缺陷是一种可逆氢脆白点, 有的资料中也称
                       图 2  拉伸试样纵截面显微组织形貌                      为拉伸白点     [ 3 ] , 但由于“ 鱼眼” 尺寸较小, 因此在拉伸
            1.4  断口分析                                          断口上肉眼并未观察到小亮点或白斑。“ 鱼眼” 产生
                 在拉伸试样断口侧取样, 对多个试样进行超声波                        的主要原因是钢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 但所含的氢
            清洗后, 将其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 拉伸试样断口的微                         还不足以造成材料内部开裂。一般钢中的氢含量达
            观形貌如图3所示。由图3a ) 可以看出, 拉伸试样断口                       到5×10 以上就会产生氢致裂纹, 但对于高强度的
                                                                      6
            纤维区较平坦, 局部区域含有数量不等、 颜色衬度与韧                         钢而言, 即使氢含量低于 1×10 , 也会由于应力的
                                                                                           -6
            性断裂基体不同的小区域。放大观察纤维区, 发现整                           交互作用发生氢脆        [ 4 ] 。
                                                                                                         7 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