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0年第二期
P. 77

滕学清, 等: 某井 177.8mm 偏梯形螺纹接头套管脱扣原因分析
                                                                  ϕ

                                                               阻位置井深为 7423.40m , 这说明钻头在该井深位
                                                               置与工厂端发生脱扣的外螺纹接头发生异常摩擦干
                                                               涉, 但由于测井遇阻, 没有检测到套管损坏位置.通
                                                               过对套管失效位置的钻塞深度、 下套管深度和测井
                                                               深度的分析, 认为 36 号接箍工厂上扣端脱扣.
                                                              3.2  套管脱扣时间
                                                                   该井 2018 年 1 月 3 日下尾管作业正常, 说明在
                                                               下套管过程中套管没有脱扣.
                              图 1  井眼轨迹                           1 月 3 日晚固井作业完成, 固井注水泥期间未
                            Fi g 敭1 Welltra j ector y
                                                               发现套管脱扣的异常情况.
            20m 后出口失返, 固井注水泥期间累计漏失 固井                             1 月 10 日该井钻 水泥塞在井 深 7423.40m位
                 3
            流体 135m , 替浆到量未碰压.固井期间最大泵压                         置钻到套管接头工厂端脱扣的外螺纹接头遇阻.这
                      3
            为28MPa , 排量为0.8~1.2m    min , 共注入水泥                说明在固井注水泥后、 钻水泥塞之前的水泥凝固期
                                             -1
                                       3
            浆等液体 104m , 替浆 53.5m , 固井注水泥期间未
                                       3
                           3
                                                               间套管发生脱扣.
            发现套管脱扣的异常情况. 2018 年 1 月 10 日采用
                                                              3.3  套管脱扣原因分析
            152.40mm HJ517G 三牙轮钻塞至 7423.40 m , 扭              3.3.1  钻塞钻头对套管脱扣的影响
            矩从 4.1kN    m增加至 17.8kN    m , 上提钻具悬质量                 钻塞钻头尺寸偏大容易磨损套管.该井钻水泥
            218t .改变参数后钻塞无明显进尺, 循环起钻, 随                        塞采用 152.40mm 的牙轮钻头, 110BC 套管内径
            后井下返出套管外螺纹残片( 图 2 ), 可见套管接头                              ϕ
                                                               为157.08mm , 通径为153.90mm , 钻头外径比套管
            工厂上扣端脱扣.
                                                               内径小4.68mm , 比套管通径小1.50mm .因此, 可
                                                               以排除由于钻头外径偏大将套管磨损导致脱扣的可
                                                               能性, 即套管脱扣与钻塞钻头尺寸无关.另外, 套管
                                                               在钻塞之前已经脱扣, 因此钻塞钻具组合及工艺参
                                                               数对套管脱扣的影响可以不予考虑.
                                                              3.3.2  套管受力分析
                                                                   ( 1 )套管自重
                                                                   套管脱扣位置钻塞井深为 7423.40 m , 落鱼长
                           图 2  套管残片宏观形貌                       度 为 340.60 m , 按 照 直 井 计 算 落 鱼 质 量 仅 为
                    Fi g 敭2 Macromor p holo gy ofcasin g fra g ments
                                                              144.1kN , 加上遇阻增加的最大附加载荷 1804kN ,
                                                               套管承 受 的 最 大 拉 伸 载 荷 仅 为 套 管 抗 拉 强 度 的
            2  理化检验
                                                              47.2 % . 实际套管脱扣位置至套管鞋位置位于造斜
                 该批套管理化检验分析结果表明: 套管的化学                         井段, 加之套管鞋以下的口袋深度为 0 , 套管所受的
            成分符合用户要求; 套管的屈服强度为809MPa , 抗                       拉伸载荷更小, 套管不可能因拉伸过载脱扣.研究
            拉强 度 为 927 MPa , 断 后 伸 长 率 为 25% , 硬 度 为           表明  [ 1 ] , 规格为 177.8 mm×8.05 mm 的 L80BC
                                                                             ϕ
            25.7~28.3HRC , -10 ℃ 冲击吸收能量为 153J , 其              套管按照 API ( 美国石油学会) 公差上限( 上扣至 △
            力学性能符合用户要求; 套管晶粒度为 8.0 级, 显微                       顶点 位 置 )、 公 差 下 限 ( 上 扣 至 距 △ 底 边 位 置
            组织为回火索氏体.该批套管到货商检时未发现质                            5.08mm ) 和手紧( 接箍端面距 △ 底边 12.7 mm ) 上
            量问题.                                               扣后拉伸载荷分别达到了 API标准值的 1.28 , 1.27
                                                               和1.27 倍.这进一步说明套管过载拉伸脱扣的可
            3  套管脱扣失效分析
                                                               能性不存在, 套管脱扣可能是在出现倒扣之后才发
            3.1  套管失效位置                                        生的.
                 依据钻塞遇阻之后井下返出的套管外螺纹残片                              ( 2 )水泥凝固过程对套管受力的影响
            判断, 套管工厂上扣端接头脱扣.钻塞钻头首次遇                                导致套管脱扣的载荷也与固井过程中的温度载
             6 2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