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9年第六期
P. 77
张 博, 等: 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低压力开裂原因分析
所示.通过观察壳体水压试验残骸, 发现裂缝在靠 1 理化检验
近电缆支座一侧沿着轴线方向向前后裙扩展.其
1.1 取样及目的
中, 裂缝上有两个位置有明显向外侧鼓包的现象, 初
明显鼓 包 的 两 个 区 域 ( 分 别 标 记 为 A 区 和 B
步判断鼓包的位置最先发生了塑性变形, 很可能是
区) 如图 1 所示.在 A 区裂缝鼓包处切取相互匹配
最先开裂的位置.因此, 主要针对鼓包处进行取样
的断口试样, 标记为 1 号和 2 号; 在紧挨着 2 号试样
分析.
的上端取化学成分分析试样, 标记为 HG2 号; 在 HG
根据该 发 动 机 壳 体 生 产 工 艺 过 程, 笔 者 制 定
2 号 试 样 的 上 端 沿 壳 体 轴 向 切 取 矩 形 拉 伸 试 样 3
了此次 水 压 试 验 低 压 力 开 裂 的 故 障 树 [ 3 ] , 如 图 2
件, 分别标记为 AG1 , AG2 , AG3 号.在 B 区裂缝鼓包
所示.由于 该 产 品 属 于 成 熟 产 品, 故 排 除 设 计 不
处切取相互匹配的断口试样, 标记为 3 号和 4 号; 在
合理子事 件, 主 要 从 壳 体 是 否 存 在 初 始 缺 陷 方 面
4 号试 样 的 左 侧 切 取 化 学 成 分 分 析 试 样, 标 记 为
着手分析.
HG4 号;在 3 号试样的上端沿壳体轴向切取矩形拉
伸试样 3 件, 分别标记为 BG1 , BG2 , BG3 号.
对 1~4 号断口试样进行宏观和微观断口形貌
分析, 以确定断口的宏观和微观特征, 进而分析断裂
模式; 对 HG2 号和 HG4 号试样进行光谱分析和碳硫
分析, 以确 定 壳 体 材 料 的 化 学 成 分 是 否 满 足 GJB
3325-1998 « 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用超高强度钢 锻
件规范» 要求; 对 A 区和 B 区的力学性能试样进
[ 4 ]
行拉伸试验, 测定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 以确定壳
体的热处理性能是否满足设计指标.通过上述试
验, 分析造成壳体水压试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1.2 化学成分分析
HG2 和 HG4 号 试 样 的 化 学 成 分 分 析 结 果 见
表 1 . 可见两试样的化学成分均满足复验标准 GJB
图 2 失效分析故障树 3325-1998 对 31Si2MnCrMoVE 超高强度钢成分
Fi g 敭2 Thefailureanal y sisfaulttree 的要求, 排除壳体材料化学成分不合格的情况.
表 1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Tab敭1 Thechemicalcom p ositionanal y sisresults massfraction %
试样编号 C S P Si Mn Cr Mo V Cu
HG2 0.31 0.001 0.003 1.57 0.84 1.03 0.50 0.11 0.02
HG4 0.33 0.001 0.003 1.45 0.86 1.07 0.48 0.10 0.02
标准值 0.28~0.33 ≤0.010 ≤0.015 1.40~1.70 0.70~1.00 1.00~1.30 0.40~0.55 0.08~0.15 ≤0.25
1.3 力学性能试验 的塑性变形.
A 区和 B 区切取的力学性能试样拉伸试验结 表 2 拉伸试验结果
果见表 2 .可见所有试样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 Tab敭2 Thetensiletestresults
均满足 GJB3325-1998 对 31Si2MnCrMoVE 高强 取样区域 试样编号 抗拉强度 / MPa 断后伸长率 / %
度钢的要求, 故可初步排除因壳体热处理质量不合 AG1 1690 9.8
格导致水压试验低压力开裂的可能性. A 区 AG2 1688 9.1
1.4 断口分析 AG3 1699 11.3
1.4.1 断口壁厚测量 BG1 1732 10.4
B 区 BG2 1726 10.0
对 1 号和 3 号试样断口处的壁厚进行了随机测
BG3 1739 10.2
量, 测得最薄处壁厚为 2.85 mm , 远小于公 称壁厚
标准值 ≥1620 ≥8
3.18mm . 可见壳体断口处在开裂之前发生了一定
4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