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9年第六期
P. 36

邱容容, 等: 82B 高碳钢热轧盘条心部异常组织分析及改善措施


            为针状马氏体, 过渡区组织为贝氏体, 基体组织为索                          为 0.5m    s , 同时加盖保护罩.金相检验结果表
                                                                         -1
            氏体.能谱( EDS ) 分析结果显示: 马氏体岛上锰含                       明, 通过途径二 82B 高碳钢热轧盘条心部出现马氏
            量为 1.5%~1.8% , 铬含量为 0.6%~0.7% , 明显高                体岛的概率仅为 4.7% , 相比采取措施前马氏体岛
            于附近索氏体组织的锰含量( 1.0%~1.3% ) 和铬含                      出现的概率大大降低.该方法的优点是降低辊道速
            量( 0.2%~0.4% ), 如图3b ) 和图3c ) 所示, 说明马氏             度对轧钢生产节奏及成本没有影响, 同时还有利于
            体处存在锰、 铬微量元素偏析.从尺寸大小来看, 此                          消除盘条的残余轧制应力, 降低滞后断裂的概率, 提
            偏析不是宏观偏析, 而是晶内微观偏析.                                高盘条拉拔性能.
                                                              2.2  心部网状渗碳体的形成原因及改善措施
            2  综合分析
                                                                   渗碳体本身不易变形, 作为强硬相削弱了晶粒
            2.1  心部马氏体的形成原因及改善措施                               之间的结合力, 所以在拉拔过程中, 网状渗碳体与基
                 马氏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存在大量的显微裂                          体组织变形量差异较大, 导致网状渗碳体与基体交
            纹, 同时其硬度高且很脆, 因而心部存在马氏体组织                          界处形成裂纹.图 4 所示为 82B 高碳钢热轧盘条
            会增大盘条的脆性.在盘条拉拔过程中, 马氏体的                            拉拔断裂的宏观形貌及心部网状渗碳体组织形貌,
            显微裂纹将会逐渐扩展成为宏观裂纹, 导致盘条拉                            可以看到断口呈典型的笔尖状              [ 6 ] , 金相分析结果表
            拔断裂    [ 4 ] .                                     明盘条断口处存在明显的心部网状渗碳体.
            2.1.1  心部马氏体的形成原因
                 在连铸过程中, 由于连铸坯中心发生正偏析造
            成轧材心部锰、 铬等合金元素含量偏高.锰、 铬含量
            提高, 使得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 CCT ) 曲线右
            移 [ 5 ] , 形成马氏体的区域扩大.轧制过程中当用较
            快的冷却速度冷却至 Ms 马氏体转变起始温度) 点
                                   (
            时, 在偏析区域就形成了马氏体组织.
                 马氏体组织处的锰、 铬合金元素的微观偏析来
            源于坯料心部等轴晶的枝晶偏析.连铸过程中除非
            采用速冷方式才能消除枝晶偏析, 如果采用目前的
            缓冷方式是无法消除枝晶偏析的.因此, 只能通过
            优化轧钢工艺才能消除马氏体岛组织.消除马氏体
            岛的途径有两个: 一是通过延长坯料在加热炉高温
            段的时间使得微观偏析的合金元素扩散, 降低微观
            偏析区域合金元素的含量; 二是通过改变轧后冷却
            速度, 使得冷却曲线不通过马氏体形成区域, 从而达
                                                                    图 4  拉拔断样宏观形貌及心部网状渗碳体组织形貌
            到不形成马氏体岛的目的.                                       Fi g 敭4 Thea  macromor p holo gy ofafractureddrawnsam p leand
            2.1.2  改善措施                                                b  mor p holo gy ofcorenetworkedcementite
                 上述消除马氏体岛的途径一具体试验工艺为:                         2.2.1  心部网状渗碳体的形成原因
            加热炉中提前 30min 开始升温.金相检验结果表                              网状渗碳体分布在盘条中心偏析处, 网状渗碳
            明通过途径一 82B 高碳钢热轧盘条心部出现马氏                           体沿奥氏体晶界析出, 多个渗碳体连成一片呈网状,
            体岛的概率为 0% .也就是说通过采取加热炉提前                           因此该偏析为碳的宏观偏析.
            30min 开始升温措施盘条心部组织未再出现马氏体                             82B 高碳钢的碳含量为 0.8%~0.85% ( 质量分
            岛, 该措施可以完全消除盘条心部出现马氏体岛的问                           数), 属于过共析钢, 其平衡组织为珠光体和沿着奥
            题; 但其缺点是加热炉提前升温严重影响了轧钢的生                           氏体晶界分布的渗碳体. 82B 高碳钢如果在 ES 线
            产节奏, 同时增加了燃料消耗, 使得轧制成本提高.                          ( 渗碳体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快速冷却至
                 上述消除马氏体岛的途径二具体试验工艺为:                          索氏体区, 奥氏体中的过饱和碳来不及析出, 奥氏体
            降低辊道速度, 即将 9~20 号轧机的辊道速度设置                         直接转化为细片状的珠光体( 即索氏体) 和极少量的
                                                                                                        3 8 3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