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8第四期
P. 54
吕秀乾, 等: 直线截点法测定金属平均晶粒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 图像分析系统分辨率引入的输
确定度分量u ( x 2
2 数学模型的建立
入量 x 的 B 类 标 准 不 确 定 度 分 量 u ( x 3 ); 测 微 标
根据 GB / T6394-2017 , 晶粒度级别数 G 计算 尺准确度引入的输入量 x 的 B 类标准不确定度分
公式如下 量u ( x 4 ).
G =- 3.2877-6.6439l g l ( 1 )
4 不确定度的评定
l
式中: 为平均截距.
因此, 建立数学模型如下: 4.1 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y=- 3.2877-6.6439l g x ( 2 ) 4.1.1 重复性测量引入的输入量 x 的 A 类标准不
)
式中: 为试样的平均晶粒度级别数; x 为试样的平 确定度分量u ( x 1 的评定
y
均截距, mm . 为增加可靠性, 在试样检验面上选择 10 个不同
视场, 使用金相显微镜自带的 MIAPS 软件测量平
3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均截距.由 6 名检测人员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视场
对于金 属 晶 粒 的 平 均 截 距, 经 分 析 得 出 其 测 进行测量, 每个视场取6 人测量的平均值 作为测
x j
量结果的 不 确 定 度 来 源 主 要 有: 重 复 性 测 量 引 入 量结果( 为视场编号, =1 , 2 ,, m ; m=10 ), 并分
j
j
); 图 , 这 样 获 得 的 数 据 如
的输入量 x 的 A 类标准不 确 定 度 分 量 u ( x 1 别计算出 测 量 列 的 标 准 差s j
像分析系统准确度引入的输入量 x 的 B 类标准不 表 1 所示.
表 1 重复性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
Tab敭1 Dataofre p eatedmeasurementandcalculatedresults μ m
测量 测量视场编号
人员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 1 人 17.22 17.52 17.48 20.25 16.02 20.51 19.98 20.29 20.12 17.31
第 2 人 16.98 17.32 17.64 20.48 15.58 21.19 19.32 20.72 19.58 17.29
第 3 人 17.42 17.62 17.21 19.91 16.24 19.87 18.42 21.32 19.62 16.83
第 4 人 17.52 16.94 17.18 19.66 15.76 20.22 18.96 21.55 19.53 16.64
第 5 人 16.88 16.75 17.84 19.98 16.18 20.02 19.12 20.16 20.21 16.78
第 6 人 16.62 16.82 17.02 19.85 16.29 19.97 19.02 20.75 20.15 16.65
平均值 17.11 17.16 17.40 20.02 16.01 20.30 19.14 20.80 19.87 16.92
x j
标准差s j 0.3424 0.3739 0.3119 0.2955 0.2855 0.4929 0.5106 0.5498 0.3221 0.3059
是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获得 m
表 1 中标准差s j
2
的, 即 ∑ s j
s p = j=1 ( 4 )
n m
2
∑ ( x i -x )
i =1 代入数据计算得: s p=0.3906 μ m .
s ( x ) = ( 3 )
n-1 标准差s j 的标准差计算公式为
式中: i 为测量人员编号, i=1 , 2 ,, n , n=6 ; x i 为 m
2
平均截距测量值; 为 6 名人员测量的平均截距的 ∑ ( s j - s )
x
j=1
σ ^ s = ( 5 )
()
平均值. m -1
的 平 均 值 为:
由表 1 中数据计算得标准差s j
()
代入数据计算得: σ ^ s =0.0998 μ m .
1 m
s= ∑s j=0.3791 μ m . s p
mj=1 标准差 s j 的估计标准差为: σ ^ 估 ( s ) = =
由于该试验是在重复性条件下进行多组独立测 2 ( n-1 )
量, 所以重复性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可采用 A 类方 0.1235 μ m , 其 中 n 为 测 量 人 员 数, n=6 .由 于
法中的合并样本标准差法 [ 4G5 ] 进行评定. σ ^ s < σ ^ 估 ( s ), 所以测量状态稳定, 高可靠度的 s p 可用.
()
的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 GB / T6394-2017 , 一般实际检测以3个视场测量
合并样本标准偏差s p
2 6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