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8第四期
P. 37

王 荣: 机械装备的失效分析( 续前)第 8 讲 失效诊断与预防技术( 3 )


            见图 36c ).如因表面脱碳, 或者采用高频淬火或火                        础.工件在热处理淬火后的应力往往不是单一的热
            焰淬火时, 加热温度未达到奥氏体化温度就快速冷                            应力或组织应力, 是否产生淬火开裂取决于这两种
            却或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而冷却迟缓, 工件表面会                            应力叠加的结果.如果工件的形状结构比较合理,
            产生细小的热龟裂纹.                                         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淬火时, 热应力和组织应力
                 ( 4 )剥离裂纹                                     会相互抵消一部分, 工件不会发生淬火开裂, 只有热
                 表面淬火的工件, 表面淬硬层剥落以及化学热                         处理工艺不当时才有可能发生淬火开裂.
            处理后沿扩散层出现的裂纹为剥离裂纹, 一般情况                           3.3.5.3  热处理裂纹的特征
            下, 裂纹潜伏在平行于工件表面的皮下, 严重时造成                              热处理裂纹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①在热处理
            表面剥落, 见图 36d ).剥离裂纹的特征是平行于工                        后立即出现; ② 裂纹较细, 刚劲笔直, 很少分叉, 一般
            件表面, 其深度往往仅限于硬化层内.                                 为穿晶扩展, 少数为沿晶扩展; ③ 沿零件上应力集中
            3.3.5.3  热处理淬火时的应力分布                               的区域起裂; ④ 裂纹两侧无明显氧化、 脱碳; ⑤ 过热、
                 ( 1 )热应力                                      过烧( 如高速钢、 铝合金等) 开裂一般为沿晶开裂.
                 零件表面开始冷却时, 热收缩较大, 但受到温度                      3.3.5.4  热处理裂纹的诊断举例
            较高的心部影响, 表层受拉应力, 心部受压应力; 冷                             ( 1 )案例 1 : 车轮开裂( 穿晶型开裂)
            却后期, 试样心部比表层冷却幅度大, 心部的热收缩                              开裂失效的车轮材料为 42CrMo 钢, 其宏观形
            又受到表层的约束, 发生热应力反向, 即表层受压应                          貌见图 37a ).该车轮经过锻造后进行粗加工, 然后
            力, 心部受拉应力.故热应力的分布特点是: 表层为                          进行热处理, 在热处理淬火时发生了开裂.经事故
            压应力, 心部为拉应力.                                       调查, 同 批 热 处 理 的 车 轮 有 500 个, 加 热 温 度 为
                 直径较大或者淬透性较差的工件, 淬火后基本未                       860 ℃ , 淬火时 采 用 水 冷 工 艺, 出 现 开 裂 的 零 件 有
            淬透, 中心受拉应力, 表面受压应力.这种应力状态                         20 个.加热淬火时车轮中间部位采用了夹具保护.
            的工件若淬火后回火不及时, 或者回火温度过低, 往                          经现场测量, 开裂的车轮外径为 960mm , 轮缘厚度
            往会产生内裂, 裂纹经常起源于材料内部的缺陷, 如                          为 230mm .

            疏松、 气孔、 尺寸较大的夹渣或聚集分布的夹杂物等.                             肉眼观察可见, 开裂的车轮外表面存在多处聚
                 ( 2 )组织应力                                     集的砖红色或黄色锈蚀, 局部存在淡青色氧化皮, 裂
                 工件表面初期发生马氏体转变, 体积增大, 受到                       纹靠近车轮边缘, 根据裂纹的宽度变化和主裂纹上
            心部的约束, 表面受压, 心部受拉; 转变后期, 表面又                       较小的分叉判断裂纹起源于靠近轮缘的减重孔侧
            对心部的马氏体转变产生约束, 故而表面受拉, 心部                          面, 见图 37a ).将裂纹面打开, 可见明显的放射纹,
            受压.故组织应力的分布特点是: 表面受拉应力, 心                          其收敛于减重孔侧面的尖角处, 此为开裂源区, 如

            部受压应力.                                             图 37b ) 中椭圆形标识, 同时可见开裂面上存在大量
                 直径较小或者淬透性好的工件, 在淬透的情况                         砖红色氧化物, 经 X 射线衍射( XRD ) 分析, 其主要
            下, 中心受压 应力, 表面受拉应力.在缓冷 的条件                         成分为 Fe 2O 3 为较低温度形成的氧化产物.裂纹
                                                                           ,
            下, 只要试样能被淬透, 则残余应力一律为 组织应                          面 SEM 形貌为准解理 + 韧窝, 可见裂纹为穿晶扩
            力, 而且最大拉应力都位于零件表面.这种应力状                            展, 见图 37c ).金相分析结果显示, 未加工表面存
            态往往会导致工件在淬火过程中发生开裂, 且以纵                            在明显的脱碳现象, 见图 37d ); 开裂源区的开裂面
            向开裂形式居多.                                           和端面均未见脱碳, 其显微组织与基体的相同, 见
                 在较快冷却速度的条件下, 虽然都能被淬透, 却                       图 37e ); 基体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见图 37f ).
            只有很小直径的试样才能得到单一的组织型残余应                                42CrMo属于合金结构钢, 其碳、 铬元素含量均
            力; 而直径较大的试样, 由于热应力的显著增加, 会                         较高, 淬透性较好, 淬火后以组织型残余应力为主,
            与组织应力叠加, 便产生了类似过渡型的合成残余                            即表面受拉应力, 心部受压应力, 一般采用油冷却.
            应力, 并使零件表面的拉应力变为压应力.实际操                            如果采用水冷却, 冷却速度较快, 表面和心部的温差
            作时, 加快高温阶段的冷却速度, 增加热应力, 抵消                         增大, 热应力增加, 表面受到的拉应力会大幅度提
            组织应力, 降低零件表面的拉应力, 从而达到减小表                          高, 容易引起淬火裂纹.该车轮的形状、 尺寸变化较
            面开裂的危险, 这就是水 G 油双液淬火工艺的理论基                         大, 如果在车轮中间又增加热处理夹具, 会增加车轮

                                                                                                        2 5 3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