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2017物理第四期
P. 80
闫 凯, 等: 煤层气开发用加厚油管螺纹接头损伤失效分析
2.3 失效接头金相分析
从抽取的失效油管的管体和接箍上分别制取金
相试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油管管体和接箍显微组
织均为珠光体 + 铁素体, 如图 3 和图 4 所示.管体
晶粒度等级为 8.5 级, 夹 杂 物 含 量 为: A0.5 , B1.5 ,
C0 , D0.5 .接箍晶粒度等级为 8.5 级, 夹杂 物含量
为: A0.5 , B0.5 , C0 , D0.5 .管体和接箍的显微组织
均未见异常.
图 4 失效油管接箍显微组织形貌
Fi g 敭4 Microstructuremor p holo gy ofthefailuretubin g cou p lin g
3 螺纹参数及几何尺寸检测
3.1 加厚油管螺纹参数检测
对与失效油管同批次未使用油管接头的螺纹参
数进行了抽样检测, 共抽查了 8 组内外螺纹, 检测项
目包括螺纹紧密距、 齿高偏差、 锥度、 螺距偏差等参
[ 5 ]
图 3 失效油管管体显微组织形貌 数, 检测结果见表 3 .对比 APIS p ec5B-2008 相
Fi g 敭3 Microstructuremor p holo gy ofthefailuretubin gbod y 应要求, 抽查的油管接头的螺纹参数均合格.
表 3 加厚油管螺纹参数
Tab敭3 Threadp arametersoftheu p settubin g
外螺纹 内螺纹
序号 紧密距 / 齿高偏差 / 锥度 / 螺距偏差 / 紧密距 / 齿高偏差 / 锥度 / 螺距偏差 /
-3
-3
-3
-3
-3
-3
mm ( ×10 in ) ( ×10 in / in ) ( ×10 in / in ) mm ( ×10 in ) ( ×10 in / in ) ( ×10 in / in )
1 1.64 1 64 1 6.46 1 63 1
2 1.22 -1 63 1 5.74 -1 63 -1
3 0.78 1 64 0 6.56 0 64 0
4 1.12 0 64 -1 7.02 1 64 1
5 0.88 0 65 0 6.88 -1 63 1
6 1.42 1 62 1 5.04 0 64 0
7 1.34 -2 63 0 6.32 -1 65 1
8 1.52 1 63 1 4.38 -2 64 1
标准值 ±3.18 -4~+2 60~67 ±3 3.18~9.54 -4~+2 60~67 ±3
3.2 加厚油管几何尺寸检测 织也无异常.同批次油管螺纹参数及几何尺寸检测
对失效批次油管的几何尺寸进行了抽样检测, 结果也均符合相关标准技术要求.
共抽查了 8 组, 检测项目包括管体外径 D 、 壁厚t ,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调查得知, 该批油管下井前,
、
加厚部 位 外 径 D4 管 端 到 加 厚 开 始 减 小 处 长 度 未清洗干净螺纹上的储存脂和杂物, 下井时采用人
、
L eu 接箍长度 Nl 接箍外径 W 等, 检测结果见表4 . 工对中, 拧接采用液压大钳上扣.经查拧接记录, 液
、
[ 10 ]
对比 APIS p ec5CT-2011 相应要求, 抽检油管 压大钳产生的扭矩约4000N m , 远远超过 APIRP
的几何尺寸均合格. 5C1-1999 推荐的上扣扭矩 3120N m , 也超过标
准可接受变化量的最大扭矩 3900N m ; 过大的夹
4 分析与讨论
持力会造成接箍现场端变形; 未合理控制上扣扭矩
由理化检验结果可知, 失效油管管体和接箍的 会导致扭矩过大从而造成螺纹损伤; 螺纹表面存留
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均符合标准技术要求, 显微组 杂物和对扣不对中也会导致上扣时螺纹被损伤.
2 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