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4年第八期
P. 91

李吉东,等:4J36因瓦合金冷轧卷板表面缺陷产生原因


                 (2)酸洗后残留了珊瑚状的FeNi 3 基体,Ni元素                         状[J].功能材料,2007,38(增刊):3198-3201.
              质量分数可高达80%,使材料的耐腐蚀性增强,且                             [4]  吴迎飞,孙中华,白丽娟,等.因瓦合金金相浸蚀剂的
              FeNi 3 基体不能被酸洗掉,使新的酸液不能接触到内                            选择[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9,55(1):5-18.
              氧化层的底部,导致氧化物不能被酸洗干净。                                [5]  李青禄,胡笛川.因瓦合金的特性及应用前景[J].机
                                                                     械管理开发,2007,22(6):34-35.
                 (3)该合金氧化速率快,内氧化层难以去除。建
                                                                  [6]  赵谦, 王福明,何煜天,等.不同氧含量的Fe-36Ni因瓦
              议:① 生产中通过采用对坯料喷涂防氧化涂层、降
                                                                     合金的晶间内氧化行为[J].金属热处理,2015,40(11):
              低坯料加热温度、缩短坯料加热时间、降低卷取温
                                                                     60-63.
              度等措施来减小氧化层的厚度,以减少热擦疤缺陷;

                                                                  [7]  武文斌.Ni36冷带生产工艺探索[J].特钢技术,2013,
              ② 增加酸洗的酸液浓度,并在酸洗后对表面进行修
                                                                     19(3):37-39.
              磨,以去除残留的氧化物,消除热擦疤缺陷;③ 采用
                                                                  [8]  薄炜.镀锡板点状缺陷产生原因[J].理化检验(物理
              保护气氛对坯料进行加热来避免氧化,消除热擦疤                                 分册),2021,57(6):78-81.
              缺陷。                                                 [9]  林政,张绍维,吴学仁,等.低膨胀高温合金膨胀系数
                                                                     的物理表征[J].航空材料学报,1999,19(1):1-5.
              参考文献:
                                                                  [10]  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金属材料物理性能
                [1]  低膨胀合金手册编写组.低膨胀合金手册[M].北京:                       手册-第一册-金属物理性能及测试方法[M].北京:冶
                   冶金工业出版社,1979.                                     金工业出版社,1987.
                [2]  冶金部精密合金规划调查小组. 国外精密合金概况[M].                  [11]  李远鹏,马二清,崔磊,等.DP800 双相钢热轧板表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79.                              面氧化皮红锈的产生原因[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3]  沈婕,王晓军,夏天东.因瓦效应及因瓦合金的研究现                        2022,58(11):61-64.

















































                                                                                                           7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