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年第十一期
P. 34
孙善波, 等: 实验室能力保持措施及能力验证结果异常应对
在认证认可周期内相关项目也没有参加过能力验
2 保持实验室能力的措施
证, 则不能支撑和维持实验室已经获得的能力。对
出具准确的检测结果是实验室的根本要求, 为 于这些项目, 在国家实验室能力认可现场评审时, 评
了确保结果准确, 需要持续提升和改进实验室的各 审组将不予认可, 并直接删除该能力。对于这种情
个运行条件。要求持续提升人员的技术水平以满足 况, 钢铁产品实验室也可能存在, 比如有些检测项目
检测需要、 更新( 改造) 设备以满足标准方法的要求、 可能由于在一定时期内没有相应的产品生产任务,
改善环境以适应试验条件。此外, 对于实验室运行 导致没有对其的检测需求。对于这种认证认可周期
能力的维持, 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监控检测 中没有实际试样检测的项目, 为了能继续保留这部
的全过程, 以确保实验室能力的持续维持。监控可 分能力, 实验室可以采取自购试样进行检验的办法
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监控方式。 予以弥补, 每个项目至少准备两份检测报告备查, 也
2.1 内部监控 可以参加相关项目的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 以
实验室检测结果内部监控的主要方法有: 保留 此来证明实验室具备和维持已经获得的检测能力。
试样再检验( 留样再测)、 定期使用标准物质或质控
样进行检测、 设备核查( 期间核查)、 定期进行试验人 3 能力验证测试的异常情况及应对
员比对及设备比对等。 参加能力验证是国家认可实验室的常规计划工
留样再测是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再次核 作, 也是确保实验室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能力
查, 有助于发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纠正, 验证检测过程中, 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 能够客观、
需要注意的是, 必须保证留样再测所保留的试样在 准确地进行判定并采取相应措施是检测人员应当具
一定时间内性质相对稳定, 破坏性试验不适合留样 备的基本能力 [ 1 ] 。
再测。定期使用标准物质可以对仪器设备的精度进 3.1 设备系统误差
行控制, 对于没有标准物质的情况, 可以采用适宜的 某钢厂实验室在某次参加金属材料常温冲击项
方法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 以判断设备是否处 目能力验证过程中, 核对试样的完好状态和确认作
于正常的受控状态。当发现检测结果出现较大偏离 业指导书后, 在实际检测前, 通过标样进行设备状态
时, 应及时分析原因,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直到得到 确认, 发现冲击吸收能量的测试结果与标准值之间
满意的验证结果。利用标准物质或者质控样对检测 有-1.5J的偏差, 对设备进行检查, 未发现故障, 再
人员进行考核, 以了解检测人员对试验技术的熟悉 次确认该偏差恒定, 最终确定是试验机存在稳定的
程度, 判断检测人员的实际检测能力和水平, 定期进 系统误差所致。进行验证试样的测试后, 对结果进
行试验人员比对, 以增进人员间的技术交流。 行系统误差补偿, 最终在能力验证中取得满意结果。
2.2 外部监控 出现这种情况后, 必须要提高标样检测的频次, 以确
实验室的外部监控方法有定期按照要求进行设 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此外, 要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
备的校验, 对于通过 CNAS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 维护、 保养等处理, 以消除系统误差, 让设备始终处
委员会) 认可的实验室, 根据《 能力验证规则》 和《 能 于正常稳定的运行状态。
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表》 的规定, 结合已获认可范围能 3.2 试样异常
力情况, 制定本机构的能力验证计划, 并按计划组织 某钢厂实验室某次参加金属材料应力疲劳试验
实施, 最终获得满意的结果。实验室还可以报名参 能力验证时, 对一组试样施加疲劳正弦应力的循环
加测量审核, 或参加实验室间比对等活动, 以此来证 次数进行测试, 其中试样3的测试结果出现异常( 见
明已获认可的能力 [ 1 ] 。 表1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 试验机状态及其他所有
外部监控最常用的方法为设备校准和能力验 过程控制因素均相同, 试样3的最终断裂位置距离
证。随着实验室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 如一些政府 疲劳试样最小直径偏离了2.5mm 。该疲劳试样的
部门由于职能转变, 实验室不再负责某些项目的检 正常断裂位置应当为最小直径处, 说明试样3的距
测, 致使实验室原来开展的项目出现空白, 在认证认 离最小直径2.5mm 处存在引发疲劳裂纹的缺陷。
可周期中缺少某部分项目的检测资料, 如有的领域 与能力验证组织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沟通和交
没有客户委托检验, 平时也就没有出具过检测报告, ( 下转第27页)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