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年第八期
P. 41

顾 艳, 等: GB / T10561标准的修订解析


                                                                  ( 3 )非传统类型夹杂物的评定。原标准只是简
                                                               单提到非传统类型夹杂物依据形貌划分夹杂物类
                                                               型, 根据长度、 数量、 宽度与标准图片比较进行评定,
                                                               标准也只简单举例, 没有具体写明如氧硫复合物或
                                                               串( 条) 状复合氧化物夹杂物如何评定, 化学特征怎

                                                               样表述, 给实际的操作带来困扰。 ASTM E45 —
                                                              2018a规定按夹杂物的形态进行评定, 按照面积占
                 图1 显微镜法的推荐扫描方式示意( 框内为试验区域)
                                                               优的原则标注成分, 必要时以文字描述。

            ASTM E45 — 2018a明确写明宽度小于 2 μ m 的夹                      为此, 标准修订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重点修


            杂物不参与评定。修订时仍保留 GB / T10561 —                       改。首先, 明确了将非传统类型夹杂物纳入常规夹
            2005的界定, 表2中对 A 、 B 、 C 、 D 类细系最小宽度                杂物评级, 按其形态与最接近的 A 、 B 、 C 、 D 、 DS类夹

            明确了“ ≥2 ”, 并在标准中明确规定“ 小于 2 μ m 的                   杂物合并进行评定; 其次, 明确了根据产品标准或协
            夹杂物不参与评级”, 提高了标准的可操作性。                             议要求, 可借助显微镜偏振光或扫描电子显微镜

                 ( 2 )串( 条) 状夹杂物的判定。原标准对于不在                    ( SEM ) 等设备识别夹杂物的化学特征, 并加以标
            一条直线上的 A 、 B 类和 C 类夹杂物评定要求:“ 如                     注。化学特征以分子式或( 和) 主要元素表示。如果
            果两夹杂物之间沿轧制方向的横向距离s ( 夹杂物                           能谱分析能明确夹杂物组成, 就可用分子式表示, 含

            中心之间的距离) 小于或等于10 μ m , 则应视为一条                      量( 面积或长度) 多的写在前面, 分子式之间用加号
            夹杂物或串状夹杂物”; ASTM E45 — 2018a将两夹                    表示。如果能谱分析不能明确夹杂物组成, 则可用

            杂物之间沿轧制方向的横向距离 s 定义为小于或等                           化学元素表示其主要成分, 各元素之间用逗号分开。

            于15 μ m 。在实际操作中, 当同时出现两个相邻的                        例如, 对于复合单颗粒 DS类夹杂物( 见图2 ), 其由

            B类粗系夹杂物时, 横向之间的宽度可能为15 μ m ,                      Ca 、 Al 、 M g O 、 S等几种主要元素组成, 说明有氧化
                                                                        、

            超过了 10 μ m 这个界限, 横向间距为 15 μ m 更合

                                                               物和硫化物两种类型, 其中氧化物面积 >50% , Ca

            理, 故标准修订时将10 μ m 修改为15 μ m , 并修改了                  元素含量高于 Al 元素含量, Ca元素写在前面, 记为

            标准中对应的图片。                                                       。
                                                              DS ( Ca , Al , M g ) O+CaS






















                                             图2 DS类复合夹杂物SEM 形貌及元素分布
              图3为 B类复合夹杂物 SEM 形貌及夹杂物评                          形态, 不考虑其化学成分, 再根据长度或面积占优原
            定, 这个串状复合夹杂物由 Ca 、 Al 、 O 、 S 等元素组                 则确定夹杂物类别。
            成, 表明该夹杂物由氧化物和硫化物两种类型组成,                               图3中夹杂物分布形态类似 B 类或 C 类, 放大
                                               。              500倍后观察, 可明显看到该条夹杂物由颗粒状夹
            图中氧化物长度占优, 记为 B ( Ca , Al ) O+CaS
                 对于 B类和 C类复合夹杂物, 根据夹杂物分布                       杂物组成, 且大多数颗粒形态比<3 , 夹杂物边界也
                                                                                                         2 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