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1年第十二期
P. 19
张国滨, 等: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分析
2.1.1.2 B类氧化铝类夹杂物 过程中被破碎并沿轧制方向呈链状分布, 明场下呈
B类夹杂物是采用铝脱氧而残留在钢中的氧化 黑色或蓝色, 如图3所示。
铝类夹杂物, 铸态下呈不规则块状或颗粒状, 在轧制
图3 氧化铝夹杂物的微观形貌及 EDS谱
Fi g 3 Micromor p holo gy andEDSs p ectrumofaluminainclusions
a castblock b rolledchainundero p ticalmicrosco p e c rolledchainunderscannin g electronmicrosco p e d EDSs p ectrum
2.1.1.3 C类硅酸盐类夹杂物 呈透明特征。玻璃质的硅酸盐塑性较好, 在高温轧
C类夹杂物是硅酸盐类夹杂物, 硅酸盐夹杂物 钢过程中球形夹杂物沿纵向变形延伸呈条状分布,
在显微镜下的光学特征是黑色或深灰色, 在暗场下 具有延展性, 见图4 。
图4 硅酸盐类夹杂物的微观形貌及 EDS谱
Fi g 4 Micromor p holo gy andEDSs p ectrumofsilicateinclusions
a ascasts p herical b stri p -likeunderthebri g htfieldofo p ticalmicrosco p e c stri p -likeunderthe
darkfieldofo p ticalmicrosco p e d EDSs p ectrum
2.1.1.4 D 类球形氧化物类夹杂物 硅、 氧化铬及它们的复合夹杂物等)。图5是其中一
钢中存在尺寸在3~13 μ m 间的 D 类夹杂物, 个颗粒状复合氧化物形貌和成分能谱定性分析
多为球形或不规则块状复合氧化物( 如氧化铝、 氧化 结果。
图5 D类夹杂物微观形貌及 EDS谱
Fi g 5 Micromor p holo gy andEDSs p ectrumoft yp eDinclusions
a o p ticalmicrosco p emor p holo gy b scannin g electronmicrosco p emor p holo gy c EDSs p ectrum
2.1.1.5 DS类单颗粒球状类夹杂物 杂物部位受力后易产生应力集中, 往往成为开裂源。
DS类夹杂物是圆形或近似圆形, 直径大于 13 图6是一个尺寸为 45 μ m 的大颗粒复合夹杂物的
μ m 的单颗粒夹杂物。大尺寸颗粒状夹杂物对钢的 形貌和成分能谱定性分析结果。按标准评级, 该夹
使用性能影响较大, 尤其是表面或皮下的大颗粒夹 杂物为 DS2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