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1年第八期
P. 19

罗先甫, 等: 奥氏体 -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1.1  硫酸 - 硫酸铜 - 铜屑法                                A265-2015 要求对弯曲部位进行分析, 由于裂纹不
            1.1.1 16% 硫酸 - 硫酸铜 - 铜屑法                           成网状, 无法判断单个裂纹是否沿晶, 通常需要浸蚀
                 目前, 对于奥氏体 -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 供需双                     后观察, 但双相钢α / γ相界易于浸蚀但α / α晶界、 γ /
            方倾向于采用 16% 硫酸 - 硫酸铜 - 铜屑法进行验收,                    γ晶界晶界难以浸蚀, 较难判断 裂纹是否沿晶                     [ 11 ] ;


            主要得益于此方法测试时间 短、 弯曲后现象明显。                          GB / T4334-2008 及 GB / T4344-2020 要求对非

            具体试验过程是将试样在该溶液中煮沸 15~20h                           弯曲部位进行分析, 观察表面晶间腐蚀深度, 但由于
            后进行弯曲, 检测试样是否产生晶间腐蚀裂纹以判                            双相钢通常腐蚀太浅, 没有弯曲对晶间腐蚀的显现
            定材料是否具有晶间腐蚀敏感性。针对奥氏体 - 铁                           作用, 更不好分辨      [ 14 ] 。
            素体双相不锈钢, 此方法存在以下 3 个方面的不足。                             对笔者所在测试中心近年双相钢的 16% 硫酸 -

                 ( 1 )试验溶液温和( 较之于其他热酸试验), 难于                   硫酸铜 - 铜屑法试验结果统计后发现, 双相钢试样弯
            准确表征双相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这种溶液的腐                             曲后要么未产生裂纹, 要么产生非晶间腐蚀所致裂

                                                       ) 析     纹( 局限于常见的 2205 、 2507 等中高耐蚀性的双相
            蚀电位是0.1V ( SCE ), 主要检测与碳化物( Cr 23 C 6
            出相关的晶间腐蚀         [ 11 ] , 而晶界上析出的碳化物通常             钢)。 一 般 而 言, 晶 界 铬 的 质 量 分 数 低 于 10% ~
            达不到产生晶间腐蚀的程度。因此, 对于碳质量分数                          12% 时  [ 9-10 ] , 其钝化性能与晶粒本体有很大差异, 在
            小于0.03%的超低碳不锈钢以及含钛元素或铌元素                          16% 硫酸 - 硫酸铜 - 铜屑法溶液中会产生晶间腐蚀,


            的稳定化不锈钢需进行 650~700℃ ( 0.5~2h ) 的敏                  如果基体铬含量高, 那么最终的贫铬区铬含量也高,
            化处理   [ 11 , 13-14 ] , 使碳化物析出, 以检测其在较为敏感           很有可能在敏化之后产生的贫铬区的铬质量分数仍
            条件下的晶间腐蚀性能, 得到更为严苛的试验结果。                           在 12% 以上, 该溶液检测不出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

            双相钢实际碳含量通常小于0.03% ( 质量分数), 由于                      性。对照ISO3651-2 : 1988   [ 13 ] 附录, 不难发现, 此法对
            γ相中含碳量较高, α相中含铬量较高, 敏化过程中易                         于检测高铬含量双相钢( 铬质量分数大于 20% ) 的晶
                                     , 由于碳含量本身较低,              间腐蚀敏感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 为了降低材
                                  23
            沿α / γ相界析出( Cr , Fe ) C 6
            碳化物的析出很少, 甚至不能分布到所有相界上, 部                          料因塑性较差产生裂纹的概率, 建议在选取弯曲压头
            分晶界上不一定存在碳化物, 其危害性远小于晶界碳                           时, 增大压头直径与试样厚度的比值, 同时还需保证
            化物的析出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危害, 难以准确表征其                           试样表面粗糙度达到0.8 μ m 或者更佳            [ 19 ] 。

            晶间腐蚀敏感性。                                          1.1.2 35% 硫酸 - 硫酸铜 - 铜屑法

                 ( 2 )难于分辨弯曲产生的裂纹。 650~700 ℃                       提高硫酸 - 硫酸铜溶液的腐蚀性能措施在于提
            敏化温度在双相钢中 σ 相的析出温度范围内, 进行                          高硫 酸 浓 度 或 延 长 试 验 时 间, 于 是 ISO 3651-2 :

            该温度下的敏化处理易于在晶界、 相界等区域析出                           1998 [ 13 ] 中提出了 35% 硫酸 - 硫酸铜 - 铜屑法, 试验时
            σ相, σ相作为硬脆相, 对材料的塑、 韧性产生不利影                        间与 16% 硫酸 - 硫酸铜 - 铜屑法一致, 结果评定也采
            响 [ 7 ] , 加之双相不锈钢塑性较奥氏体不锈钢差, 导致                    用弯曲法, 但是硫酸浓度大幅提高。由于溶液中仍
            晶间腐蚀试验后弯曲裂纹产生的原因更加多样。此                             含有铜屑, 因此, 溶液的腐蚀电位并未发生变化, 腐
            外, 对于正常相比例的双相钢, 其 α / α 晶界、 γ / γ 晶                蚀性能 的 提 升 主 要 归 因 于 硫 酸 浓 度 的 增 加。 ISO
            界和 α / γ相界均不可能单独呈连续网状, 任何一种                       3651-2 附录中规定 16% 硫酸 - 硫酸铜 - 铜屑法适用于
            相界产生的晶间腐蚀均会被其他相界阻断而不能连                             铬质量分数大于 16% 、 钼质量分数小于 3% 的双相
            续发展, 产生的晶间腐蚀深度很浅, 因而其弯曲后产                          钢, 而 35% 硫酸 - 硫酸铜 - 铜屑法适用于铬质量分数
            生的裂纹形貌与奥氏体不锈钢不同, 也很难出现标                            大于 20% 、 钼质量分数大于 2% 的双相钢, 二者适用
            准中可参照的典型晶间腐蚀形貌, 难于分辨裂纹产                            范围有所交叉, 经过对比可以这样理解, 对于高铬、
            生是否由晶间腐蚀所致。另外, 弯曲结果是有或无                            钼含量的耐蚀双相钢( 铬质量分数大于 20% ), 推荐
            晶间腐蚀, 难以表征不同钢种晶间腐蚀程度的大小,                           采用腐蚀性更强的 35% 硫酸 - 硫酸铜 - 铜屑法, 此法
            这也是弯曲法的缺点之一。                                       的提出很好地弥补了 16% 硫酸 - 硫酸铜 - 铜屑法应用
                 ( 3 )金相观察难以分辨晶间腐蚀裂纹。由于难                       于双 相 钢 的 局 限 性。目 前, 这 种 方 法 只 有 ISO 提

            以分辨试样产生的裂纹是否由晶间腐蚀所致, 需要                            出, JISG0575-2012 等同采用, 但行业内很少采用



            对产 生 裂 纹 的 试 样 进 行 金 相 分 析。 其 中 ASTM               此法评价双相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对于试验室常
                                                                                                          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