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9年第二期
P. 81

浦 红, 等: 粗轧机球墨铸钢水平辊开裂原因分析


                                                                [ 5 ]   张勤勇, 胡 志 华, 栾 道 成 . 热 处 理 对 球 墨 铸 钢 组 织 性
            参考文献:
                                                                    能的影响[ J ] . 机械, 2000 , 27 : 189G190.
             [ 1 ]   王泽华, 刘 腾 彬, 方 学 锋 . 球 墨 铸 钢———一 种 新 型 的    [ 6 ]   栾道成, 胡志华, 张勤勇, 等 . 超高碳球墨铸钢组织特
                  工程材料[ J ] . 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 2006 , 20 ( 1 ):          征研究 [ J ] . 西 华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2006 , 25
                                                                    ( 1 ): 1G5.
                 1G5.
             [ 2 ]   周旨峰 . 球墨铸钢轧辊的研制[ C ] ∥ 第八届( 2011 ) 中       [ 7 ]   张勤勇, 刘翠华, 胡志华, 等 . 正火锻造后球墨铸钢的
                                                                    组织特征及机理探讨[ J ] .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2003 ,
                  国钢铁年会论文集 . 北京: 中国金属学会, 2011 : 3724G
                                                                    22 ( 2 ): 5G7.
                 3728.
             [ 3 ]   王泽华, 张俊新, 徐贵宝 . 球墨铸钢轧辊的研制[ J ] . 铸         [ 8 ]   祖方乃, 贾 拥 军 . 球 状 石 墨 铸 钢 的 研 究 [ J ] . 铸 造,
                                                                    1992 , 41 ( 10 ): 7G11.
                  造, 2004 , 53 ( 1 ): 77G80.
             [ 4 ]   祖方遒, 熊振菌, 戴维鉴, 等 . 新型工程材料———球状             [ 9 ]   胡志华, 栾道成 . 超高碳球墨耐磨铸钢石墨球化机理
                                                                    的分析[ J ] . 铸造技术, 2005 , 26 ( 2 ): 124G126.
                  石墨铸钢[ J ] . 中外技术情报, 1996 ( 7 ): 16G18.
                                                                                                                
                          “ 钢的带状组织检验方法” 专题报道征稿通知

                                                                 2019年专题报道三
                              ———« 理化检验 G 物理分册»

            1  专题简介                                             旨在为广大金相试验技术研究者、 工作者以及设备
                 钢的洁净度和均匀性是衡量钢质量的重要指                            厂商提供一个沟通、 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推动我国钢
            标.其中, 钢的均匀性与其结晶过程相关, 枝晶偏                            中合金元素偏析测定试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促进
            析形成的合金元素偏析是影响均匀性的根本原因.                              我国带状组织测定软件的研发与应用.征稿内容包
            钢的均匀性不仅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产生各向                             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异性, 还影响着零 件的热处理变形、 运行噪声等.                               ( 1 )钢的带状组织测定技术的综述性论文;
            对钢中合金元素偏析的控制涉及冶炼和热加工环                                   ( 2 )带状组织检验体系的建立, 各种检验方法
            节.采用微区元素直接测定方法表征合金元素偏                               标准的研究;
            析, 需要使用电子探针等高端设备, 检测难度大; 表                              ( 3 )合金元素偏析的检测方法研究;
            征合金元素偏析的简便方法是观察带状组织.带                                   ( 4 )带状组织的控制技术及应用;
            状组织能够间接反映合金元素是否存在偏析, 其存                                 ( 5 )冷却速度对带状组织的影响, 各种钢带状
            在形态与钢的组织状态即冷却速度相关, 需要规范                             组织的试样热处理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带状组织的评定方法和检验状态, 建立科学有效的                                 ( 6 )钢带状组织的评定方法及评定软件的开
            试验方法标准, 可见带状组织的检验对材料科学有                             发应用.
            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高端齿轮、 曲轴、 石油管线、                          2  专题主编
            机车用钢等产品技术条件中都规定了带状组织级                                   程丽杰, 东北特钢集团检验专业高级专家, 主要
            别, 带状组织的检验成为了金相检验的重要项目,                             从事金属材料物理测试试验技术的开发、 应用与标
            国内外都有相应的带状组织测定方法标准.近年                               准化工作, 钢材失效分析工作, 兼任全国钢标准化技
            来, 我国不断地制定、 完善钢的带状组织检验方法                            术委员会金相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多本科
            标准, 新制定的 GB / T34474 « 钢 中带状组织评定                    技期刊的编委, GB / T34474.1-2017 « 钢中带状组织
            方法» 分为 3 部分, 标准评 级图法、 定量法和硬度                        评定方法 第1部分: 标准评级图法» 第一起草人.
            法.这 3 部分构成了完整的钢中带状组织评定体                            3  征稿要求
            系, 推进了对带状组织评定方法的研究.微区成分                                 论文格式请参考我刊已刊出文章或 “ 征稿简
            分析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 为带状组织的测                             则”.请在投稿时于文题处注明“ 带状组织检验专
            定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途径.                                      题” 字样, 截稿日期为 2019 年 5 月 31 日.
                 « 理化检验 G 物理分册» 编辑部拟定于 2019 年                       期待您的来稿, 感谢您的支持!
            第9期组织一期“ 钢的带状组织评定方法” 专题报                                               « 理化检验 G 物理分册» 编辑部
            道, 重点报道我国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

             1 3 6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