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年第二期
P. 91
人物专栏
厚积薄发 迎难而上
李荣锋,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实验中心主任,教授级高
工,国家认可实验室技术评审员,东莞特色人才。
1988年 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获焊接专业学士学位。
1991年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焊接专业硕士学位。
1991年至2019年 任武钢研究院力学研究室主任,首席工程师。
2019年至今 任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应力测量技术研究所副所
长,实验中心主任。
2000年 获南京工业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博士学位。
2006年至2007年 法国巴黎高等工程师学院残余应力方向研究访问学者。
兼任国家钢标准化委员会力学与工艺性能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
(SAC/TC184/SC4)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试验协作
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物理测试》副主编,《理化检验-物理分
册》编委等社会职务,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导
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和大唐电力公司钢结构特邀专家。
我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与标准化、 金行业科技二等奖和 2018 年湖北省科技二等奖。
金属失效分析、结构安全评估与延寿技术、微应力 目前正依托位于广东东莞的我国大科学装置 - 散裂
金属的研究开发工作。 中子源的工程材料谱仪,大力推广中子法和轮廓法
我主持完成了多项残余应力测量和调控等项 等全厚度残余应力测量新技术在我国关键材料和高
目,在大量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小孔法、 端装备上的应用、微应力材料(钢、铝和铜等)的
全释放法和压痕应变法残余应力测量、爆炸处理和 研发生产和在精密部件、高端装备上的应用,助力
超声冲击处理残余应力调控的系列国家标准,研究 国家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成果广泛应用于钢铁产品和下游用户制品的研发生 自 2006 年起,在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力
产和使用,提高了 “ 三峡工程 ”、“ 西气东输 ” 等 学分技术委员会的组织下,联合国内兄弟单位共同
国家和企业重点工程中的关键金属结构安全服役可 努力,以金属板带为对象,全面研究并系统总结了
靠性。五部残余应力测量与控制国家标准全部以 国内外冷轧成形测试领域多年来试验研究的理论和
英文出版,列入 “ 一带一路 ” 战略输出标准,《金 实践应用的成果,制定了 17 部金属板带成形性能
属残余应力测试与调控标准研制应用》项目获得 试验方法系列国家标准,建立了我国较为完整的成
2017 年中国宝武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2018 年冶 形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内容丰富,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