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2年第十期
P. 23
张凤林: 便携式硬度计测试技术进展
使用中应严格按照制造商的说明操作仪器。 杆和压头组成的测量主轴, 测量主轴与砧座同轴。
( 4 )使用便携式硬 度 计 进 行 硬 度 测 量 不 符 合 测量时, 被测件放置于砧座与压头之间, 仪器通过安
E18 或 E10 的要求。 装在测微螺杆上的毂轮测量压痕深度, 直接读取洛
2.3 检验 氏硬度 [ 5 ] 。
( 1 )因某些参数不符合要求, 所以便携式硬度 小型洛氏硬度计用于测试尺寸较小的零件, 不
计不能通过直接检验。 同型号仪器的最大量程为 25~100 mm , 其中最小
( 2 )应按照 E18 或 E10 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 型号的 仪 器 量 程 为 0~25 mm , 其 主 机 质 量 只 有
,
间接 检 验, 示 值 误 差 和 示 值 重 复 性 应 符 合 E18 或 0.8k g 该仪器轻巧、 使用方便, 可以像千分尺一样使
E10 的要求。 用, 其试验方法、 试验力、 压头都符合 E18 的规定, 试
( 3 )应按照 E18 或 E10 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 验力和深度测量装置的准确度都不能满足 E18 和
日常 检 验, 示 值 误 差 和 示 值 重 复 性 应 符 合 E18 或 GB / T230.2 — 2012的要求, 仪器不能通过直接检验,
E10 的要求。 可以通过间接检验, 其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可以满
( 4 )因为便携式硬度计移动时可能发生损坏, 足 GB / T230.2 — 2012的要求, 但是不能满足 E18 的
所以建议在每天使用过程中重复进行日常检验。 要求, 其性能明显差于台式洛氏硬度计。
2.4 表示方法 3.2 C 型便携式洛氏硬度计
在试验报告中, 测试结果应标注 / P , 以 表示是 C 型便携式洛氏硬度计外观如图 2 所示, 由美
用便携式硬度计测得的。如: 40 HRC / P 表示使用 国和中国公司生产。
便携 式 洛 氏 硬 度 计 C 标 尺 测 得 的 洛 氏 硬 度 为
40HRC 。
2.5 应用
便携式硬度计主要用于因尺寸、 位置、 测量点等
因素的限制, 而无法使用台式硬度计的场合。
3 U 型便携式硬度计
U 型便携式硬度计包括小型、 C 型、 双表型 3 种
类型, 3 种硬度计的工作原理相同, 其共同特点是受
力元件是一个 U 型弹性体, 仪器通过检测 U 型弹
图 2 C 型便携式洛氏硬度计外观
性体在试验力作用下的变形量测量试验力的大小。
C 型硬度计的原理与小型硬度计相同, 只是 U
3.1 小型便携式洛氏硬度计
型弹性体大小不同, 安装位置不同。仪器的主框架
小型便携式洛氏硬度计外观如图 1 所示, 由美
呈 C 型结构, C 型框架下端是可以上下移动的砧座,
国和中国公司生产。
上端是测量头, U 型弹性体位于测量头内, 测量头
下端是固定的压头罩, 压头罩中间是压头。测量时,
工件被砧座和压头罩夹紧, 压头从压头罩中间伸出,
压入工件表面, 测得的洛氏硬度从毂轮上读取 [ 5 ] 。
C 型硬度计是将工件 夹 紧 之 后 再 对 其 进 行 测
试, 可以保证压头垂直于工件表面, 不会发生主轴晃
动、 工件移动等情况, 测试的稳定性高、 重复性好。
仪器适用于测试尺寸较大的工件, 不同型号仪器的
图 1 小型便携式洛氏硬度计外观 最大量程为 100~500mm , 最小型号仪器的量程为
仪器由一个主机和一个底座组成, 主机可以单 0~100mm , 质量为 2.3k g 。
独使用。主机的主框架是一个 U 型弹性体, 力值指 与小型硬度计相同, C 型硬度计也采用标准的
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试验力和压头, 力值和压痕深度
示表通过测量 弹 性 体 的 变 形 量 实 现 力 值 测 量。 U
型弹性体的左侧是砧座, 右侧是由加力手轮、 测微螺 测量装置的准确度不能满足 E18 和 GB / T 230.2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