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2年第四期
P. 33

孙福猛, 等: 依据 GB / T1499.2 — 2018 标准的最大力总延伸率验证试验



            目有: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延伸率和最大力总                         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 1 部分: 室温试验方法》 中第 18
            延伸率等。断后延伸率仅反映钢筋局部的变 形能                             章规定的引伸计检测方法。笔者对热轧带肋钢筋的
            力, 难以代表热轧带肋钢筋的真正变形能力。热轧                            最大力总延伸率的两种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 提出
            带肋钢筋的均匀变形对其使用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最大力总延伸率测量方法的建议。
            最大力总延伸率能够真正反映热轧带肋钢筋的变形                            1  检测方法
            能力   [ 1 ] 。最大力总延伸率就是将试样拉伸到最大力
            时标距伸长量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准确测量最大                                准备 10 个 22mm 的 HRB400E 钢筋试样, 每

                                                                            ϕ

            力总延伸率十分重要。                                         个试 样 长 度 为 600 mm , 试 验 时 平 行 长 度 大 于

                GB / T1499.2 — 2018 中规定延伸率的类型可以               350mm , 无论试样断裂在任何位置, 都可以满足距

            在断后延伸率和最大力总延伸率中选定, 但抗震的                            断口至少 50mm , 距夹持端大于 22mm 的要求。

            热轧带肋钢筋的延伸率全部选用最大力总延伸率。                                 使用激光打标机标记原始标距, 为了减小标记
            GB / T1499.2 — 2018 的 8.1.1 条要求热轧带肋钢筋              标距带来的误差, 等分格标记间的距离为 20 mm 。



            的拉伸试验方法按 GB / T28900 — 2012 《 钢筋混凝                 平行长度内标记范围总长为 400 mm , 原始标距为
            土用钢材试验方法》 执行, 该标准提供了一种断后的                         100mm , 测量每一组原始标距, 结果如表 1 所示。



            手动测量方法, 同时也推荐 GB / T 228.1-2010 《 金
                                                   表 1  不同试样的原始标距                                         mm
               项目      试样 1     试样 2     试样 3     试样 4    试样 5     试样 6     试样 7     试样 8    试样 9     试样 10
               标距 1    99.90    99.91    99.89    99.82   99.90    99.73    99.87    99.73   99.85    99.76
               标距 2    99.87    99.79    99.87    99.90   99.78    99.90    99.84    99.89   99.83    99.75
               标距 3    99.78    99.80    99.78    99.85   99.75    99.75    99.80    99.76   99.88    99.81
               标距 4    99.81    99.90    99.90    99.86   99.80    99.91    99.80    99.75   99.81    99.78
               标距 5    99.88    99.73    99.73    99.77   99.81    99.84    99.77    99.79   99.79    99.85
               标距 6    99.89    99.86    99.90    99.74   99.90    99.87    99.80    99.78   99.74    99.84
               标距 7    99.76    99.84    99.90    99.79   99.79    99.78    99.81    99.87   99.74    99.87
               标距 8    99.75    99.76    99.83    99.75   99.72    99.85    99.85    99.80   99.84    99.78
               标距 9    99.88    99.73    99.87    99.74   99.73    99.85    99.84    99.85   99.83    99.86
              标距 10    99.83    99.81    99.87    99.87   99.87    99.84    99.85    99.89   99.73    99.78
              标距 11    99.82    99.75    99.88    99.78   99.90    99.90    99.85    99.75   99.76    99.86
              标距 12    99.74    99.83    99.91    99.86   99.79    99.85    99.75    99.80   99.89    99.88
              标距 13    99.74    99.91    99.75    99.91   99.84    99.74    99.80    99.81   99.76    99.91
              标距 14    99.91    99.86    99.82    99.73   99.88    99.89    99.91    99.76   99.76    99.88
              标距 15    99.91    99.75    99.75    99.92   99.77    99.88    99.83    99.92   99.83    99.90
              标距 16    99.75    99.89    99.92    99.85   99.85    99.75    99.83    99.85   99.74    99.75
               极差       0.17     0.18     0.18    0.19     0.18     0.18     0.16    0.19     0.16     0.17


               引伸计测量和手工测量时均采用 100mm 的原                                                   R m
                                                                              A g t=A g +                 ( 1 )
            始标距, 手动调整引伸计的标距, 并与试样的一组标                                                   2000
                                                                                              为最大力塑性延
            距重合, 以保证拉伸至最大力时引伸计的测量位置                            式中: A g t  为最大力总延伸率; A g
                                                                       为抗拉强度。
            与手工测量标距的标记位置一致。                                    伸率; R m
                                                                   最大力点测量法与断后手动测量法得到的不同
                 拉伸至最大力时停止试验, 取下试样。测量与
                                                               试样的最大力总延伸率如表 2 所示。将试样重新加
            引伸计标距重合位置的最大力塑性延伸率, 再加上                            载至试验机上, 无需加载引伸计, 并继续进行试验,
            拉伸力卸载后的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计算方法如式                            直至试样断裂。
            ( 1 ) 所示。                                              取断裂后较长的一截试样, 用手动方法测量最
                                                                                                         1 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