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1年第二期
P. 104

《 理化检验 物理分册》 征稿简则
                                                  -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创刊于 1963 年, 系上海材料研究所与中国             分类号; 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 多个分类号之间应以分号“;” 分隔。

            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 失效分析分会联合主办的专业技术期                        ( 6 )基金项目   获得基金 资 助 产 出 的 文 章 应 注 明 基 金 项 目 名
            刊, 已有 56 年的出版史, 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是理化               称, 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
            检验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和必读刊物。                                   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 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 之间应以分号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主要报道材料的金相检验、 物理性能和力                “;” 分隔。

            学性能测试等专业领域的新技术、 新方法、 新经验以及相应的研究和                      ( 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简介: 姓名( 出生年 - ), 性别, 职称, 学
            应用成果; 反映国内外上述 3 个测试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                   位, 研究方向及邮箱。如有第一作者以外的通信作者, 同时应注明通

            势。涉及的领域有机械、 冶金、 电力、 石 油 化 工、 航 空 航 天、 建 筑 等。       信作者: 姓名( 出生年 - ), 性别, 职称, 学位, 研究方向及邮箱。

            辟有试验与研究、 试验技术与方法、 质量控制与失效分析、 综述、 试验                   ( 8 )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引言、 原理、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等
            设备与应用、 实践经验、 标准化、 专题讲座等栏目。                         部分。其中, 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除引言外, 其余部分可加分
            1  来稿要求及说明                                         标题, 一级标题用 1 , 2 ,…排序; 二级标题用 1.1 , 1.2 ,…排序; 三级标
                来稿应观点明确, 论据充分, 数据可靠, 层次分明, 文理通顺。来              题类推。层次标题以下, 还 可 使 用( 1 ),( 2 ),( 3 ),… 排 序。图 片、 表
            稿请勿涉及保密内容, 如造成泄密等问题, 其责任概由作者自负。要                   格、 引文、 公式、 定理等的序号, 均要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 全文
            求通过材料与测试网( htt p :// www.mat-test.com ) 注册后投稿, 稿件  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
            保存类型为 WORD 文档, 文档大小为 40kB~20 MB 。编辑部严格按               ( 9 )图表   文中照片图要力求清晰、 层次分明, 并在照片图的右



            照稿件质量择优录用, 来稿一经发表, 本刊将赠送样刊, 酌付稿酬; 本                下角加标尺; 曲线图建议使用 Ori g in , Photosho p 软件制图。如有多
            刊退稿前请勿一稿多投。凡投稿本刊的文章, 均视为同意本刊授权的                    幅图, 请用 a ), b ),…在图片下方居中排序并给出分图题。文中表格
            合作媒体使用, 本刊支付的稿酬己包含授权费用。                            一般采用三线表。表头及曲线图的坐标轴物理量名称、 符号、 计量单
            2  稿件写作格式                                          位等都要标注清楚。图题和表题都要中、 英文对照。


                ( 1 )题名 题名应简明、 具体、 确切, 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题名               ( 10 )物理量符号与单位   所有物理量符号都必须符合国家标
            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并尽量避免使用“ 试验、 研究、 探索” 等词语作              准的规定( 除雷诺数 Re等 25 个特征数和 p H 外, 其他物理量一律用
            为结束用语。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 字符、 代号以                   单个字母表示)。正确使用物理量的名称、 符号与单位。文中所用物
            及结构式和公式。英文题名要与中文题名相对应。                             理量符号, 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符号的意义, 应全文统
                ( 2 )作者姓名及单位   作者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 要有准确的作             一, 并具有唯一性。物理量的符号用斜体, 物理量的单位用正体。文

            者单位名称及所在城市地名和邮政编码, 单位名称与市名之间应用逗                    中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引用参考文献的数据、 图表的单位也一律
            号“,” 分隔。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 隔开; 不同工作单位的               要求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作者, 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 并在其工作单位                      ( 1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引用要准确、 合理, 并尽可能多的

            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 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                    引用本刊已发表的文章, 以便使本刊在该领域的报道具有连续 性。
            号“;” 隔开。英文部分作者姓名应是汉语拼音全名, 姓氏在前全部大                  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适当位置注出编号, 并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
            写, 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其余全部小写。                             次序列于文后。内部资料和尚未公开发表的文章请勿使用。各类文

                ( 3 )摘要   摘要要以提供论文的内容梗概为目的, 不加评论和              献中的“ 作者” 项不能空缺, 作者不足 3 人的( 含 3 人) 应全部列出, 多
            补充解释, 简明、 确切地论述研究目的、 原理和结论, 具有 相 对 独 立             于 3 人的, 可只列出 3 人, 然后用“ 等” 字; 作者之间应用逗号“,” 隔
            性。摘要应重点包括 4 个要素, 即研究目的、 方法、 结果和结论。在                开,“ 等” 字前也须用逗号。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这 4 个要素中, 后两个是最重要的。在执行上述原则时, 在有些情况                    ① 期刊类:[ 序号] 作者 . 题名[ J ] . 刊名, 年, 卷( 期): 起止页码 .
            下, 摘要可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 以及具有情报价值的其                      ② 专著类:[ 序号] 著者 . 书 名[ M ] . 几 版 . 出 版 地: 出 版 社, 出 版
            他重要的信息。不应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 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                     年: 引用页码 .
            释和评论, 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                      ③ 译著类:[ 序号] 原著者 . 书名[ M ] . 译者, 译 . 出版地: 出版社,
            和术语, 不用引文, 除非该论文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发表的论文; 缩略                  出版年: 引用页码 .
            词、 略称、 代号, 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 在首次出                   ④ 论文集:[ 序号] 作者 . 题名[ C ] ∥ 编者 . 论文集名 . 出版地: 出版
            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不用图、 表、 化学结构。中文摘要以 200 字左右               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 .
            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一般采用过去式、 被动语态写                      ⑤ 报纸类:[ 序号] 作者 . 题名[ N ] . 报纸名, 年月日( 版次) .
            法。                                                    ⑥ 专利文献:[ 序 号] 专 利 申 请 者 . 专 利 题 名: 专 利 号 [ P ] . 年 月

                ( 4 )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选3~8 个, 同时给出英文关键词, 英文            日 .
            关键词的词首不必大写, 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 分隔。中、 英文                   ⑦ 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 . 题名[ D ] . 保存地: 保存单位, 年份 .
            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⑧ 电子文献:[ 序号] 作者 . 题名[ EB / OL ] .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

                ( 5 )中图分类号 采用《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第四版) 进行           年: 引文页码( 更改或修改日期)[ 引用日期] . 获取和访问路径 . 数字
            分类。文章一般标识1个分类号, 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 2 个或 3 个                对象唯一标识符 .


             8 6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