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9年第六期
P. 47
李洪涛, 等: 完善中国再制造标准体系, 助推绿色再制造产业发展
排量化、 再制造园区质量管理和控制、 再制造产品售 的节能减排方法学的研究.由于缺乏再制造节能减
后服务、 再制造检验鉴定机构能力评价以及其他领 排量化标准, 导致大多数再制造生产的节能减排量
域( 动态扩展) 共 12 个大的方面.下面以再制造产 无法精确计算.也就是说, 虽然再制造产业是循环
品标识、 再制造园区质量管理控制和再制造节能减 经济高端模式的概念已经得到政府认可, 但由于始
排量化为例加以说明. 终缺乏权威的再制造节能减排计算评价标准, 这直
2.3.1 再制造产品标识 接导致政府相关部门在认知再制造产品节能减排贡
目前我国再制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并没有对 献方面缺乏数据支持, 进而阻碍了相关优惠政策的
再制造产品进行统一标识, 导致社会大众对再制造 制定和出台.
产品的认同度低, 这严重阻碍了再制造产业的健康 总之, 为了促进再制造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长远发展.例如, 我国汽车市场上一度非常猖獗的 政府部门在监督、 管理再制造行业、 企业时依靠的不
非法拼装走私车和假冒伪劣配件现象, 使得许多车 只是政策、 法规, 往往还包括可操作性更强的标准.
2016 年 9 月, 在北京出席第 39 届国际标准化组织
主将再制造零部件和假冒伪劣产品相提并论.
2.3.2 再制造园区质量管理和控制 大会时, 李克强总理指出:“ 要把标准化理念和方法
融入政府治理之中, 持续深化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从国内外制造及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
优化服务改革, 更加注重运用标准化这一手段, 促进
“ 技术产业化” 是一个普遍的发展模式.鉴于再制造
政府管理更加科学和市场监管更加规范有序, 提高
产业有其独特的技术和相应的政策、 法规环境, 因此
政府效能.” 笔者认为, 再制造产业共性标准的制定
建设“ 先行先试” 的再制造产业基地就成了我国再制
正是这一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之一.
造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基于以上战略, 国家
2.4 行业针对性标准
发改委确定了 4 个官方认可的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
根据我国 再 制 造 产 业 发 展 的 现 状 以 及 GB / T
基地, 分别为“ 上海临港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7635.1-2002 « 全 国 主 要 产 品 分 类 与 代 码 第 1 部
“ 张家港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长沙国家再制
分: 可运输产品» 的部分内容, 结合我国再制造产业
造产业示范基地”“ 河间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现状, 目前再制造产业可以重点关注汽车、 工程机
依托于政府大力支持和再制造产业基地的统一质量
械、 航空航天、 电子电器、 医疗器械、 铁路机车、 船舶、
控制, 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可以最终得到保证, 其起到
机床以及其他( 动态扩展) 等行业.从全生命周期的
的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无疑是巨大的.目前, 这 4 个
观点看, 各个行业应结合自己的产业特点, 从拆解、
基地的发展还处于招商引资和园区规划建设的初级
清洗、 评价、 预测、 组装、 检测等方面入手制定完善、
阶段, 各个基地都计划结合各自再制造产业链的特
适应各自行业发展的再制造标准, 应重点考虑产品
点制定园区整体的质量控制模式, 最终通过产品质
的可靠性、 维修性、 保障性、 安全性和可测试性等技
量来打响园区的再制造品牌.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
术性标准的制定.例如, 2012 年工信部印发的« 机
一套完整、 科学的适合再制造产业基地发展的质量
电产品再制造技术及装备目录»[ 工信部联节( 2012 )
管理和控制标准, 这严重阻碍了下一步再制造园区
198 号] 中, 就明确指明了一系列再制造拆解与清洗
的健康发展. 技术、 再制造成型与加工技术.再制造拆解与清洗
2.3.3 再制造节能减排量化 技术方面, 涉及高效喷砂绿色清洗与表面预处理技
2010 年 5 月, 国家 11 部委联合发布的« 关于推 术、 废旧工程机械零部件高温高压清洗技术等; 再制
造成型与加工技术方面, 涉及激光熔覆成型技术、 等
进再制 造 产 业 发 展 的 意 见»[ 发 改 环 资 ( 2010 ) 991
号] 中 表 述 到:“ 再 制 造 与 制 造 新 品 相 比, 可 节 能 离子熔覆成型技术、 高速电弧喷涂技术等.该文件
60% , 节材 70% , 节约成本 50% 大气污染物排 虽然是针对机电产品的再制造, 但是可以问题为导
放量降低 80% 以上.” 然而, 这只是针对整个宏观层 向分门别类( 涉及适用领域、 产品、 解决问题等), 进
面来看, 实际上不同再制造行业、 不同再制造产品及 一步制定更具针对性、 操作性、 规范性的再制造技术
应用了不同工艺的企业, 其节能减排量是不同的, 而 标准.
目前我国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再制造节能减排量化评
3 结束语
价标准体系.在中国碳排放交易网上列举了中国常
规项目自愿减排方法学汇总( 95 个), 未见对再制造 完善的再制造标准体系是助推绿色再制造产业
3 9 4